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校級-校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校 | 培養專業知能與職業倫理兼備的優質人才。 | 一、專業與實務能力。 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三、溝通協調與團隊工作能力。 四、自主學習能力。 |
院級-通識教育中心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通識教育中心 | 培養兼具人文素養、社會關懷、宏觀視野及自我發展能力之全方位人才。 | 一、中外語文溝通與表達能力。 二、多元文化涵養與賞析能力。 三、人文關懷與互助合作能力。 四、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 五、全球化思維能力。 六、科技應用與問題解決能力。 七、身心健康管理能力。 |
體育教學群 | 培養具備運動知識與技能,養成終身規律運動習慣,並重視團隊合作與溝通互動人才。 | 一、運動知識與技術學習能力。 二、終身運動習慣養成能力。 三、團隊合作與溝通互動能力。 |
國文教學群 | 培養具備文學知識、表達溝通與閱讀鑑賞能力,能掌握中文對於其他學門之注意與應用,並體察現代生活與獲得情性陶冶之人才。 | 一、中文知識能力。 二、中文閱讀與鑑賞能力。 三、中文表達與撰寫能力。 |
歷史教學群 | 培養具備歷史知識與智慧,藉由認識歷史文明擴展視野,並能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之人才。 | 一、歷史知識獲取能力。 二、歷史價值判斷能力。 三、時代趨勢洞悉能力。 |
法政與社會教學群 | 培養具備法政與社會科學知識、民主與法治素養,以及獨立思考判斷能力之人才。 | 一、民主溝通與意見表達能力。 二、多元文化涵養與賞析能力。 三、敬業樂群與公共參與能力。 |
生活智能教學群 | 培養具備心理、自然、藝文及哲學的基本知識,能夠擴展人文與自然的視野,並重視生命關懷之人才。 | 一、藝文涵養與溝通能力。 二、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 三、社會關懷與互助合作能力。 四、科技應用與問題解決能力。 |
外語中心 | 培養具有英、外語文知識及溝通應用能力、國際觀與世界文化認知及終身自主學習英、外語能力之人才。 (外語教學組、華語文教學組相同) |
一、以英語或其他外語參與社交活動、職場工作溝通之能力。 二、閱讀並理解日常生活資訊及不同主題文章之能力。 三、以英、外語認識世界多元文化之能力。 四、有效自主學習英、外語之能力。 |
院級-各學院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管理學院 | 培養具國際視野、團隊合作、職場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管理人才。 | 一、理論與實務解決問題能力。 二、企業經營與服務管理應用能力。 三、專業倫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四、溝通協調與創新規劃能力。 五、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能力。 |
理工學院 | 培養具溝通協調、團隊合作、關懷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認知能力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理工人才。 | 一、工程知識、資訊科技、科學及數學運用能力。 二、實驗設計、執行、分析及數據解釋能力。 三、實務技術、技巧及工具使用能力。 四、系統、元件或製程之設計能力。 五、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發掘、分析及問題處理能力。 七、科學、技術及時事議題瞭解與終生學習能力。 八、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認知能力。 |
設計學院 | 培養具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國際潮流及創意美感能力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設計人才。 | 一、設計專業執行能力。 二、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溝通協調與整合能力。 四、專業倫理與道德認知能力。 |
人文暨社會學院 | 培養具創新觀念、博雅氣質、專業知能、合作精神、多元視野與表達能力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人才。 | 一、人文社會之專業實務與多元宏觀能力。 二、資訊科技之應用與創新能力。 三、職場倫理與團隊合作之執行能力。 四、人文素養與溝通表達能力。 |
資訊學院 | 培養具專業知能、職業倫理及國際視野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資訊人才。 | 一、資訊專業與實務應用能力。 二、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三、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能力。 四、專業倫理與國際視野能力。 |
系級-管理學院所屬各系所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財務金融系 | (一) 系-大學部(日間部) 培養具財金知識與智能、實務與技術、職業倫理與敬業態度、觀察思考與分析能力,以及團隊精神與人際關係兼備的財務金融人才。 (二) 系-大學部(進修部) 培養具財金實務、團隊精神、人際關係、獨立思考、問題解決、敬業態度、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財務金融專業人才。 (三)所(碩士班) 培養具財金知識與智能、實務與技術、職業倫理與敬業態度、觀察思考與分析能力,以及團隊精神與人際關係兼備的財務金融人才。 (四)所(碩士在職專班) 培養結合財金實務與經營管理、分析規劃、金融倫理、團隊合作、人際關係、國際視野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專業人才。 |
系-大學部(日間部) 一、財金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 二、財金資訊與電腦操作能力。 三、倫理道德實踐與終身學習能力。 四、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五、協調合作與溝通表達能力。 系-大學部(進修部) 一、財金專業與實務能力。 二、團隊合作與人際關係能力。 三、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四、敬業態度與終身學習能力。 所(碩士班) 一、財金理論與實務專業之能力。 二、研究分析與規劃執行之能力。 三、倫理道德與社會責任之能力。 四、國際視野與外國語言之能力。 所(碩士在職專班) 一、財金實務與經營管理能力。 二、分析規劃與執行能力。 三、倫理道德與社會責任能力。 四、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能力。 |
會計系 | (一)系 培養具專業技能、專業倫理、敬業態度、國際視野及終學習能力的會計人才。 (二)所 培養具專業倫理、團隊精神、國際視野及專業知識分析能力之會計人才。 |
系 一、會計及審計之專業處理、彙整與分析能力。 二、稅務相關法規之遵循、判斷與規劃能力。 三、企業流程規劃、分析與操作能力。 四、實務所需技能與電腦操作能力。 五、團隊合作、溝通與協調能力。 六、職業道德認知與終身學習能力。 所 一、會計審計與稅務實務問題解決能力。 二、會計相關學術研究能力。 三、會計專業知識之英文溝通能力。 四、職業道德認知與終身學習能力。 |
休閒事業管理系 | (一)系 培養具產業所需之理論與實務、團隊合作、職場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兼備的休閒事業管理人才。 (二)所 培養獨立思考研究的休閒事業管理人才。 |
系 一、休閒事業基礎管理運用與專業倫理能力。 二、休閒產業知識應用能力。 三、休閒事業服務技術能力。 四、休閒事業調查與分析能力。 五、休閒活動創新企劃能力。 六、口語表達與溝通協調能力。 七、國際視野與自主學習能力。 所 一、休閒產業經營與服務管理應用能力。 二、休閒理論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 三、專業倫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四、整合協調與創新規劃能力。 五、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能力。 |
企業管理系 | (一)系 培養具優質工作態度、掌握時代脈動、解決管理問題以及創新與創業的企業管理人才。 (二)所(102整併「台灣產業策略發展博士學位學程」) 培養具創意思維、優質工作態度、產業趨勢洞察、創新規劃與整合之能力的經營管理人才。 |
系 一、專業倫理與團隊合作態度。 二、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態度。 三、產業趨勢與國際視野洞察能力。 四、管理問題辨視與分析能力。 五、創意與創新能力。 六、流程企劃與分析能力。 七、行銷與業務能力。 所 一、專業倫理與團隊合作態度。 二、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態度。 三、產業趨勢與國際視野洞察能力。 四、經營診斷能力。 五、創新策略與經營模式之規劃與執行能力。 |
保險金融管理系 | (一)系 培養具產業專業能力、職場倫理與道德,以及終身學習之保險金融專業人才。 (二)所 培養保險金融理論與實務並重,具產業專業能力、職場倫理與道德,以及終身學習之保險金融管理專業人才。 |
系 一、基礎課程知識運用能力。 二、保險經營之專業能力。 三、金融理財之專業能力。 四、職場倫理與道德及人文關懷能力。 五、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能力。 所 一、保險金融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專業能力。 二、保險經營管理之專業能力。 三、金融風險管理之專業能力。 四、職場倫理與道德及人文關懷能力。 五、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能力。 |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 培養具職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及符合業界所需之行銷、流通與連鎖企業管理之專業人才。 | 一、行銷專業實戰能力。 二、流通連鎖專業實戰能力。 三、職場所需之資訊能力。 四、有良好企業倫理、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能力。 五、問題解決、終身學習與創新能力。 六、溝通表達與職場所需語文能力。 |
銀髮產業管理系 | 培養專業職能、團隊合作、職場倫理、終身學習能力及國際視野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銀髮產業管理人才。 | 一、銀髮產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二、銀髮產業專業服務的能力。 三、專業倫理與職業道德的能力。 四、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五、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六、國際視野與產業趨勢洞察的能力。 |
台灣產業策略發博士學位學程 | 102併至企業管理系 | 102併至企業管理系 |
系級-理工學院所屬各系所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營建工程系 | (一)系(大學部) 培養兼顧理論與實務且具備營建工程技術與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與專業倫理認知及國際視野與終生學習能力的營建工程人才。 (二)所(碩士班) 培養具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營建工程技術與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與專業倫理的認知,及國際視野與終生學習兼備的營建工程人才。 |
系(大學部) 一、工程知識、科學或數學運用能力。 二、實驗設計、執行、分析及解釋數據能力。 三、營建工程實務操作及現代工具應用能力。 四、營建工程構件設計或流程規劃能力。 五、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溝通協調、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應用研究成果並發掘、分析複雜且整合性工程問題的能力。 七、營建工程技術與時事議題之終生學習能力。 八、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所(碩士班) 一、營建工程領域理論知識運用能力。 二、專題研究或專案計畫策劃及執行的能力。 三、專業論文或專案報告撰寫的能力。 四、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的能力。 六、專業倫理、環保意識、社會責任認知及良好的國際觀。 七、領導、管理及規劃的能力。 八、終身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 |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 系與所相同 培養具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專業倫理與終身學習能力、並能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工業工程與管理人才。 |
系 一、應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於專業學科的能力。 二、認知、規劃並解決工業工程與管理實務問題的能力。 三、資料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詮釋的能力。 四、系統、組件或製程等規劃與設計,以滿足需求面的能力。 五、跨領域團隊工作及有效溝通與計畫管理的能力。 六、具備廣度知識以了解當代議題與其社會衝擊的能力。 七、專業道德與倫理的認知。 八、終身學習態度養成的能力 所 一、工業工程與管理實務專業知識研讀的能力。 二、規劃、設計及執行專題研究的能力。 三、創新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以及跨領域專業整合的能力。 四、專業道德與倫理素養、以及國際觀養成的能力。 五、專業論文撰寫的能力。 六、領導、管理、溝通及表達的能力。 七、終身學習態度成長的能力。 |
應用化學系 | (一)系 培養具化學及生化相關領域基礎素養、相關專業知能、實務操作、問題解決、知識整合、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合作、創新研究、重視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兼備的應用化學人才。 (二)所(與生化科技碩士班整併) 培養具化學與生化科技領域之專業知能、實務操作、問題解決、知識整合、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合作與創新研究能力,並重視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兼備的應用化學人才。 (三)博士班(與生化科技博士班整併) 培養具優良表達能力、專業倫理、工作態度、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態度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生化科技人才。 |
系 一、數學、應用化學及生化科技相關基礎知識運用能力。 二、實驗設計、執行、分析、歸納及解釋數據能力。 三、化學及生化實務所需之技術與使用儀器設備執行能力。 四、化學、生化及相關領域之理論與技術整合並運用於工作之能力。 五、計畫管理、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問題分析處理及創新開發能力。 七、國際觀與終身學習之能力。 八、化學技術、生化技術與其產品對環境、社會及全球影響之瞭解。 所(與生化科技碩士班整併) 一、化學與生化科技專業知識運用及整合能力。 二、化學與生化科技實驗設計與執行及儀器設備操作能力。 三、專業論文或技術報告撰寫及簡報能力。 四、獨立思考、問題分析處理及創新開發能力。 五、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化學與生化科技對環境、社會及全球影響之瞭解。 七、專案規劃及管理的能力。 八、終身自主學習之態度與能力。 博士班(與生化科技博士班整併) 一、生化科技相關領域之專業知識。 二、獨立研究與發表能力。 三、創新與發展生化科技主題的能力。 四、跨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協調能力。 |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 (一)系 培養具技術實務、專業倫理、合群、仁德兼優及自習能力的環境工程與管理人才。 (二)所 培養具環境科技研究、工程倫理與協調決策管理專業能力,擁有奉獻精神並持續學習,具國際觀的環境工程與管理人才。 |
系 一、數理推理與資訊應用能力。 二、環境介質之監測技術能力。 三、環境管理與稽核能力。 四、環境工程規劃設計能力。 五、環境污染防制設施操作管理能力。 六、專業倫理恪守與團隊協調合作能力。 七、自我學習與環境問題分析能力。 所 一、科學邏輯分析與論文撰寫能力。 二、環境品質與污染鑑定技術能力。 三、系統分析與環境管理能力。 四、計畫規劃與工程系統設計能力。 五、環境專案計畫執行與管理能力。 六、專業倫理恪守與團隊溝通決策能力。 七、自主終身學習與解析全球環境議題能力。 |
生化科技研究所 | (一)碩士班(與應用化學系碩士班整併) (二)博士班(與應用化學系博士班整併) |
(一)碩士班(與應用化學系碩士班同) (二)博士班(與應用化學系博士班同) |
系級-設計學院所屬各系所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建築系 | (一)系(101整併室設學程) 培養兼具建築與室內空間專業知識與工程技術;秉持敬業倫理與服務態度;並具備創意思考、課題解決、國際視野及終身學習能力,以進行建築與室內空間之環境永續規劃、設計與實作執行的高等建築人才。 (二)所(101整併建都所) 培養具備整合都市、建築、室內設計與景觀等不同環境層級相關專業知識與工程技術的研究能力;並能秉持敬業、合作之專業倫理與服務態度;兼具創意思考、課題解決、溝通協調、國際視野及終身學習能力以進行永續環境之規劃、設計與實作執行的高階專業人才。 (三)博士班 培養具備專業本職技藝與設計美學涵養,並創意思考與敬業倫理,以進行跨界整合、開拓環境與設計專業新知的高端人才 |
系 一、具備人文藝術及數理科技等多元知識涵養之能力。 二、暸解環境永續與人文關懷之理念並落實於專業工作任務之能力。 三、適切運用媒材與數位之表現以驗證理論、設計及執行技術之能力。 四、創新思維、歸納演繹之獨立思考及課題認知之能力。 五、具備職場倫理與敬業態度以協調相關專業之能力。 六、具備吸收新知與國際視野之終身學習能力。 所(101整併建都所) 一、具備整合人文藝術及數理科技等多元知識涵養之能力。 二、體認環境永續與人文關懷之理念並落實於專業工作任務之能力。 三、適切運用媒材與數位表現以驗證理論、設計及執行技術之能力。 四、創新思維、歸納演繹之獨立思考及課題解決之能力。 五、具備職場倫理與敬業態度以協調綜整相關專業之能力。 六、具備開拓新知與國際視野之終身學習能力。 博士班 一、具備廣博的人文藝術及數理科技等多元知識統整之能力。 二、綜合環境永續與人文關懷之理念並落實於專業研究工作之能力。 三、創新思維、歸納演繹之獨立思考及課題評估與解決之能力。 四、具備開創新知與國際視野之終身自我學習能力。 |
視覺傳達設計系 | (一)系 培養具國際視野、人文關懷、時代敏感度、數位媒體、視覺設計及廣告企劃之學理與技能兼備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 (二)所 培養國際與本士視野兼備、人文關懷與專倫理並重之視覺創意企劃、數位創意應用及品牌創意管理的設計專業人才。 |
系 一、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二、專業倫理與團隊協調能力。 三、視覺美感與造形表現能力。 四、數位媒體應用與整合能力。 五、專業知能與實務執行能力。 六、專案企劃與設計管理能力。 所 一、國際視野的前瞻思考能力。 二、設計創意的應用執行能力。 三、設計議題的研究分析能力。 四、設計專案的策略領導能力。 |
工業設計系 | (一)系 培養具專業職能、踏實務實與肯做肯學、敬業樂群及遵守倫理操守、對文化藝術及社會關懷與環境自然投注欣賞與謙卑態度、對社會及市場趨勢與科技技術進程投注終身學習,以及重視職業道德與職場倫理的工業設計人才。 (二)所 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專業設計能力與設計管理專長之中高階級設計專業人才。 |
系 一、觀察記錄產品設計環境背景之辨證能力。 二、思考整理產品設計訊息資料之邏輯能力。 三、產品設計之提案、說明、設計、執行與發表能力。 四、溝通協調與組織分工之跨領域協同整合能力。 五、市場需求之體察與評估能力。 六、材料特性與製造技術之掌控能力。 所 一、具文化深度與國際視野之設計思考與組織能力。 二、跨領域的設計整合與協同作業能力。 三、展現人性、文化及風格的創意設計能力。 四、設計議題的研究、解析與處置能力。 五、創新及優質化設計的策劃與執行能力。 |
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 (一)系 培養具人文美學、環境知識、實務操作、團隊合作、國際視野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景觀與都市設計人才。 (二)所(104增設碩士班) 培養具人文美學、環境知識、實務操作、團隊合作、國際視野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景觀與都市設計人才。 |
系 一、人文美學與環境知識應用能力。 二、環境議題分析及解決能力。 三、景觀建築與都市設計能力。 四、設計表現與數位應用能力。 五、實務操作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自主學習及國際思潮掌握能力。 所(碩士班) 一、環境議題解析與應用能力。 二、邏輯思考與知識管理能力。 四、景觀建築與都市設計能力。 五、專案企劃與執行能力。 六、技術整合與實務操作能力。 七、國際視野的前瞻思考能力。 |
室內設計學位學程 | 101整併至建築系 | 101整併至建築系 |
系級-人文暨社會學院所屬各系所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傳播藝術系 | 培養具藝術涵養、影視相關媒體從業能力與技能、傳播理論與實務知能,並具職業倫理及國際視野的傳播專業人才。 | 一、傳播專業理論運用與理解分析媒體之能力。 二、傳播實務企劃、製作與發展專案能力。 三、團隊合作與實踐職業倫理之能力。 四、國際視野之多元傳播專業能力。 |
應用外語系 | (一)系 培養具專業外語與科技能力,職場工作倫理與態度,國際觀與世界接軌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兼備的應用外語人才。 (二)所 培養具專業英語(文)數學與商務溝通能力,職場工作倫理與態度,國際觀與世界接軌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兼備的高階應用外語人才。 |
系 一、專業英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二、第二外語(日文、西班牙文)應用能力。 三、專業英語(文)理論知識與實務能力。 四、專業英語(文)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五、資訊應用與外語簡報能力。 六、文創思考與邏輯分析能力。 所 一、培養具專業英語(文)教學與商務溝通能力。 二、職場工作倫理與態度。 三、國際觀與世界接軌。 四、終身學習能力兼備的高階應用外語人才。 |
幼兒保育系 | (一)系 培養具積極進取、謙和柔軟、服務奉獻及宏觀視野之終身學習者,成為優秀之嬰幼兒教保專業人員,或具延伸、開發及創新潛力之幼托相關產業專業人才。 (二)所 培養進階幼托專業實務人才,及幼托相關領域之研究及管理人才。 |
系 一、理解嬰幼兒教保專業知識之能力。 二、具備嬰幼兒教保之專業實務能力。 三、實踐嬰幼兒教保專業倫理之能力。 四、熟悉幼托相關產業趨勢之能力。 五、具備多元觀點及靈活創新之能力。 六、具備社會關懷之行動力。 七、具備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之能力。 八、具備獨立思考及自我學習之能力。 九、具備資訊與媒體運用之能力。 所 一、整合嬰幼兒教保理論與實務之能力。 二、問題發現、研究設計與執行之能力。 三、幼托相關領域之行政領導與經營管理之能力。 |
社會工作系 | (一)系 培養具直接服務專精能力、加強產學合作、提昇學生銜接就業職能,以及擴大國際交流,增進學生國際觀的社會工作人才。 (二)所 培養具社會服務規劃與執行、社會工作研究、創新精神與社會倡導及國際視野之社會工作人才。 |
系 一、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知識之瞭解能力。 二、社會工作專業實務執行能力。 三、社會工作研究評估與資訊應用之能力。 四、溝通協調與團隊工作能力。 五、多元思維與人文關懷能力。 六、自主終生學習與創新能力。 七、社會工作倫理及社會正義使命認知能力。 所 一、社會工作專業實務督導與管理能力。 二、社會工作評估與研究創新能力。 三、跨文化、跨領域之團隊工作能力。 四、社會工作專業素養與溝通表達能力。 |
師資培育中心 | 培養具教育專業知能與教育專業倫理精神,以及教師實務能力的人才。 | 一、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課程設計與教學知能的知識及能力。 三、學生身心發展與輔導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教育專業倫理實踐的能力。 五、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能力。 六、班級經營能力。 七、自我專業發展能力。 八、自省與批判思考能力。 |
系級-資訊學院所屬各系所
系所 | 教育目標 | 核心能力 |
---|---|---|
資訊管理系 | (一)系 培養具紮實的資訊技術與管理知識之學習技能,整合資訊科技與組織資源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與專業倫理之信念,以及人文關懷與國際觀之涵養兼備的資訊人才。 (二)所 培養具創新思考與研究能力、紮實的資訊技術與管理知識之學習技能、整合資訊科技與組織資源之實踐能力,以及兼備人文關懷與國際觀之涵養的資訊人才。 (三)博士班 培養具有國際觀、組織溝通與資訊領導能力,且能夠獨立進行資訊與管理領域相關研究的資訊與管理人才。 |
(一)系 一、管理知能於組織資源之運用能力。 二、資訊技能於資訊系統之應用能力。 三、專業倫理與團隊合作協調能力。 四、資管相關時事議題認知與自主學習能力。 所 一、管理知能於組織資源之規劃、創新與執行能力。 二、、資訊技能於資訊系統之規劃、創新與執行能力。 三、創新思考與研究能力。 四、資訊管理相關時事議題認知與自主學習能力。 博士班 一、資訊資源整合與策略應用之能力。 二、組織溝通與資訊領導之能力。 三、獨立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之研究能力。 四、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之能力。 |
資訊工程系 | (一)系 培養具博雅素養及專業倫理,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之技能,學習與運用資訊科技、分析設計及解決問題、規劃與整合資訊系統,以及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資訊工程人才。 (二)所 培養具獨立從事研究能力、學習及運用資訊科技、分析設計及解決問題、規劃及整合資訊系統、溝通及團隊合作之技能,並擁有博雅素養及專業倫理的資訊工程人才。 |
(一)系 一、相關數學、科學及知識運用能力。 二、專案或實驗之設計、執行及結果分析能力。 三、實務執行所需之技術與使用工具能力。 四、程式撰寫或應用電路之基礎能力。 五、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問題發掘、分析及解決能力。 七、專業倫理、時事議題之認知及終身學習能力。 所 一、資訊系統、晶片與整合電之專業知識。 二、專題研究策劃與執行能力。 三、資訊工程專業論文撰寫能力。 四、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五、跨領域協調整合能力。 六、工程倫理素養與國際觀。 七、領導、管理及規劃能力。 八、時事議題理解及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
資訊與通訊系 | (一)系 培養學生具備團隊合作與職業倫理精神,並具資通訊工程之專業知識,以成為認識時事議題與自我學習態度的人才。 (二)所 培養學生具備獨立研究與解決資通訊工程問題之專業知識,且能運用規劃、協調與管理計畫之技能,並成為擁有國際觀、職業倫理與自我學習態度的人才。 |
(一)系 一、運用數學、科學及資通訊知識的能力。 二、設計與執行實驗及分析數據的能力。 三、執行資通訊工程實務所需技術與使用工具的能力。 四、設計資通訊應用系統及開發軟硬體的能力。 五、計畫管理、有效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六、發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持續關切時事議題、瞭解科技發展對社會影響及自我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八、認知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所 一、資訊網路或通訊系統的專業知識。 二、策劃與執行專題研究的能力。 三、撰寫專業論文的能力。 四、創新思考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六、規劃、領導與管理計畫之能力。 七、國際觀與自我學習的能力。 |